健康资讯
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BHRT更年期管理”
一、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周期性以情感行为和躯体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它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症状出现于月经前1-2周,月经来潮后迅速减轻直至消失。主要症状归纳为:1、躯体症状,有头痛、背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便秘、肢体水肿。2、精神症状,有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及饮食、睡眠、性欲的改变,易怒是其主要的症状。3、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减退、神经质、易激动为其临床特点。经前期烦躁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经前综合征。
二、PMS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目前经前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
1.多种内分泌因素引起(如低血糖、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其他变化、高泌乳素血症、循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对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反应异常、醛固酮或抗利尿激素[ADH]过多)。
2.遗传倾向
3.血清素缺乏
4.镁和钙的不足
5.与醛固酮或ADH过多一样,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引起暂时性的体液潴留。
此外,因为被PMS影响的女性具有较低的5-羟色胺水平,又因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够增加5-羟色胺水平,有时能够缓解PMS的症状,所以血清素缺乏可能是PMS影响因素。
三、PMS的症状和体征
PMS症状的类型和强度因女性和月经周期而异。症状通常在月经前5天开始,在月经开始后几小时后结束。压力或围绝经期,症状会变得更严重。围绝经期女性的症状可持续到月经后。
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焦虑、易怒、愤怒、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嗜睡、抑郁及重度乏力。体液潴留造成水肿、暂时的体重增加和乳房胀痛。盆腔胀痛及背痛也可能发生。一些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在月经开始时有痛经。
其他非特异性的症状还包括头痛、眩晕、四肢感觉异常、晕厥、心悸、便秘、恶心、呕吐及食欲改变,痤疮和神经性皮炎也可能发生。
当PMS症状出现时,先前存在的疾病可能会恶化。主要包括:
1.皮肤病
2.眼部问题(如结膜炎)
3.癫痫及类似疾病 (癫痫发作增加)
4.结缔组织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或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突然发作)
5.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感染)
6.偏头痛
7.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
8.睡眠障碍(如失眠、嗜睡)
四、PMS的治疗
1、一般措施
PMS的治疗针对症状进行,首先要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以及相应的休闲活动。规律运动可帮助缓解腹胀、易激惹、焦虑和失眠,瑜伽可能有一定帮助。
饮食习惯的改变,增加蛋白质,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少吃多餐,可能会对症状有帮助;同样,进行心理辅导,避免紧张的活动,放松训练,光疗,调整睡眠和认知行为治疗也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其他可选择的策略包括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和饮料,如可口可乐、咖啡、热狗、薯片、罐头食品。多吃以下食物,如水果、蔬菜、牛奶、高纤维食物、低脂肉类、钙和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
一些膳食补充剂对减轻症状也有效果;包括从意大利面果中提取的贞洁浆果提取物、维生素B6(每天不超过100毫克),维生素E,和钙镁等。
二、黄体酮疗法
1.黄体酮的剂量太小
从严重的PMS病例中了解到,立即使用更大剂量的黄体酮可以很容易解决情绪问题、液体潴留、乳房疼痛和压痛以及头痛。但这些症状也通常被认为是使用黄体酮的副作用。其实这些症状都与过多的雌激素效应有关,立即用额外的黄体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将在数小时内带来缓解。不幸的是,许多医师和患者认为解决办法是少用黄体酮,这确实会防止其中的一些症状的发生,但黄体酮的所有益处也就随之消失了。
2.黄体酮使雌激素受体敏感
3.黄体酮是氢化可的松的前体
当女性长期承受压力时,机体产生强抗炎激素、氢化可的松及其代谢物的能力会降低。女性在处于黄体期时会产生大量的黄体酮,这使肾上腺分泌更有弹性,对身体大有益处。如果在开始使用黄体酮时就存在黄体酮缺乏,那么机体就会将黄体酮转移,以恢复耗尽的氢化可的松及其代谢产物。这可能会导致没有足够的黄体酮用于恢复氢化可的松以及平衡雌激素的作用,从而雌激素过多的症状,如水潴留、乳房胀痛和头痛,就会出现。立即使用更多的黄体酮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4.黄体酮导致出血
黄体酮是子宫内膜分泌的激素。可以预见的是,当使用了足够多的黄体酮后,堆积的子宫内膜组织就会脱落,这是一件好事。在围绝经期大出血的情况下,如果在周期的前半期或卵泡期使用黄体酮,是可以对抗这种由雌激素引起的过度堆积情况。卵泡内的黄体酮是由肾上腺产生,这对防止子宫内膜过多堆积至关重要。围绝经期大出血是子宫切除术的常见原因,但如果使用黄体酮,这一情况可以很容易避免。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使用额外的黄体酮可以预防后期出血。当出血发生时,是由于雌激素刺激引起的子宫内膜堆积被足够的黄体酮所平衡,开始发生脱落。不幸的是,在这一点上,医生可能并没有发现子宫内膜堆积。
5.念珠菌生长过度
当肠道微生物群紊乱时,使用黄体酮会使现有的念珠菌菌落过度生长。随后会出现脑雾、鼻窦问题加重、便秘或腹泻、阴道灼烧感和瘙痒、皮疹以及血糖波动等症状。如果急需黄体酮,但需要先控制念珠菌的过度生长,并且非口服给药的方式也可能会有帮助。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雌二醇,某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可通过与激素结合来干扰激素活性。孕烯醇酮,一种黄体酮前体,它对念珠菌的影响较小,值得探索。
6.黄体酮会导致困倦或昏昏沉沉
黄体酮的代谢产物之一是四氢孕酮。四氢孕酮可能与巴比妥酸盐一样具有镇静作用。这种代谢转换量是因个体而异,但常发生在口服给药时。如果改用阴道、直肠或局部剂型给药可能会对解决该问题有所帮助。
7.黄体酮不足可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肥大细胞激活综合征(MCAS)会导致一个人反复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影响多个系统。在MCAS中,肥大细胞错误地释放了过多的化学物质,导致皮肤、胃肠道、心脏、呼吸和神经系统出现症状。肥大细胞存在于机体的大部分部位,在过敏反应时,会分泌不同的化学物质。过敏症状包括腹痛、痉挛、腹泻、潮红、瘙痒、喘息、咳嗽、头晕、脉搏加快和低血压。这些症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通常发生在成年期。肥大细胞含有性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受体,而雌激素的优势倾向于促进组胺反应。而黄体酮却可以减轻组胺的释放,但需要有足够的量才能平衡雌激素的效应。如果黄体酮使用不足,雌激素效应会被放大,那么就会发生组胺反应。
8.雌激素负荷过多
通常检测雌二醇,并认为该结果可反映雌激素的活性量。但过量的雌激素可以通过检测雌激素代谢物、杀虫剂、农药的异种雌激素和占据雌激素受体的重金属来发现。由于硫酸化和甲基化的缺乏,肝脏将无法清除雌激素结合物,但一些在肠道微生物组中过度生长的细菌会分泌β-葡糖醛酸酶,这种酶可以清除雌激素结合物,使雌激素回到血液循环中。该过程被称为肠-肝循环。因此,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雌激素和黄体酮之间的平衡。
9.重金属阻断黄体酮受体
汞、镉、铝、铅等重金属可通过汞合金、环境和其他摄入成为身体代谢的负担。有研究者认为:汞柱(汞)也可能在不影响血清黄体酮水平的情况下干扰黄体酮代谢。体外研究表明,汞与黄体酮受体上的游离巯基结合,从而可能减少与黄体酮的结合以及细胞反应。此外,单独使用雌激素而不使用黄体酮可导致铜中毒。
10.辅因子和辅酶的耗竭
体内的每一个生化反应都需要辅助因子,即所需的矿物质和辅酶。黄体酮的代谢特别依赖于维生素B6和镁。因此,在额外补充黄体酮时,要注意营养和/或营养素充足。
11.相信合成孕激素是黄体酮
例如Prempro和Provera含有一种叫做甲羟孕酮的合成孕激素,Mirena IUD coil含有左炔诺孕酮,CombiPatch、Activell含有醋酸炔诺酮等。而很多医生告诉患者这就是黄体酮,但实际上是在使用这些合成孕激素,这将直接影响黄体酮受体。尽管这些合成药物有时会产生类似黄体酮的作用,比如子宫内膜脱落。但有时受体被合成孕激素阻断,而不会产生黄体酮样效应。只有实际的黄体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来帮助平衡雌激素效应。
12.对黄体酮过敏
女性可能对自身所产生的激素过敏,这似乎很奇怪。抗原抗体复合物是蛋白质,而像黄体酮这样的甾体激素不是蛋白质。但黄体酮可以并且确实能与载体蛋白结合,而正是这种复合物可产生过敏反应。有研究显示,过敏脱敏疗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PMS治疗很难。没有证实哪一种单一疗法对所有女性都有效,并且很少有女性的症状可以从任何类型的单一治疗中得到完全缓解。许多女性发现补充黄体酮可以缓解PMS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然而,也有些女性觉得补充黄体酮很麻烦,并认为不能使用。但是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理清这些潜在的原因可能会避免一些黄体酮使用误区,使更多的PMS女性获得使用黄体酮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