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BHRT更年期管理”
偏头痛(Migraine)在女性一生中往往遵循一个经典的时间模式,与不同生理阶段雌激素的波动相对应。
临床证据表明,女性雌激素可能导致女性偏头痛的高患病率,以及偏头痛发作频率或严重程度的变化。
本文整理了女性偏头痛患病率的变化,以及雌激素在偏头痛病理生理中的潜在机制的有关内容。
目录
一、女性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剧烈、单侧、搏动性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并伴有厌食、恶心、呕吐、畏光和/或恐音。
头痛的类型
1、先兆偏头痛(Migraines with aura,MA)
2、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s without aura,MwA)
在约15%的患者中,先兆可在约1小时内先于偏头痛(经典偏头痛;先兆偏头痛)。
青春期前儿童偏头痛患病率为3-10%,无性别差异。
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及其相关的激素变化,且偏头痛患病率在35-45岁之间达到高峰。
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这表明偏头痛受到月经初潮、月经、怀孕、更年期以及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HRT)等激素状态波动的影响。
二、月经周期
在整个生育年龄,月经是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最重要事件之一。
在月经期间,激素水平有一个快速的变化;女性性激素水平在黄体期结束时突然下降。
女性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通常被称为“戒断”)是偏头痛发作的诱因。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I版(ICHD-II)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I版(ICHD-II)在附录中确定:
(a) 与月经有关的偏头痛,即在月经期出血的前2天至月经出血第3天之间或其间经常发生的偏头痛,并在月经周期的其他时间伴有先兆偏头痛(MA)或无先兆偏头痛MwA的额外发作;
(b) 纯经期偏头痛(menstrual migraine,MM),这是无先兆偏头痛MwA只发生在月经出血的第2天至第3天之间,在周期的任何其他时间没有发作。
多达60%的女性偏头痛发作在月经周期,即月经出血前2天至月经出血后3天,即与月经有关的偏头痛;纯经期偏头痛,不常见(7-8%)。
MacGregor等人报道了偏头痛和月经周期中尿液雌激素水平之间的负相关。与一个月的其他时间相比,在月经的第1-3天,严重偏头痛的相对风险增加了3.4倍。
在一项事后研究中,头痛严重程度与月经周期- 3天至+ 6天的经前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性激素的病理改变可引起继发性头痛。例如,高达45%的儿童病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高泌乳素血症。
三、妊娠期和产褥期
在怀孕期间,血浆中17β-雌二醇、雌三醇和黄体酮的水平比未怀孕时高10到100倍。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患有偏头痛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从妊娠早期到妊娠晚期,偏头痛发作明显改善。有纯经期偏头痛MM病史的女性病情改善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在一些女性中,偏头痛发作保持不变,恶化,甚至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特别是先兆头痛的发作。
产后,偏头痛的发病率可能再次增加。分娩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这可能导致偏头痛复发或加重。
四、更年期
根据月经周期将女性的生殖衰老分为三个阶段:
在许多情况下,偏头痛在绝经前或绝经期间会恶化,而绝经后通常会好转。
围绝经期的特点是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波动。由于卵巢激素浓度的持续快速变化,60-70%的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头痛、潮红、情绪波动、抑郁、性欲下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
绝经后,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下降。由于稳定的低血清雌激素水平,预期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较低。
与生育期相比,绝经后偏头痛发病率下降。然而,在研究中,绝经后偏头痛的患病率仍为10%至29%。
五、激素类避孕药
激素避孕药通常由雌激素类似物(通常是炔雌醇)和黄体酮类似物组成。
据报道,在没有偏头痛的女性中,开始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偏头痛发作的风险比没有服用这些激素的女性高约10倍;已经存在偏头痛的患者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发作的频率。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s)和偏头痛之间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关联。
它们可能在没有疾病史的女性中诱发从头偏头痛,使先前存在的偏头痛恶化,或改变先前存在的偏头痛的模式(从MwA到MA)。
六、激素替代疗法(HRT)
HRT对偏头痛有不同的影响。
大多数患有头痛的女性报告说,与HRT的使用有关,她们的头痛得到改善或完全缓解;少数女性报告头痛症状没有改变或恶化。
HRT可能会引发没有偏头痛病史的女性偏头痛发作,也可能导致绝经前患有偏头痛的女性偏头痛复发。
研究表明,与口服雌激素相比,非口服雌激素更有可能改善偏头痛,这可能是因为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小。
小结
雌激素在女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雌激素水平的波动、生理机制的变化以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都表明了雌激素对偏头痛的复杂影响。
因此,在管理女性偏头痛时,了解和管理雌激素水平是关键。
进入荷尔蒙疗法与抗衰老交流群,或了解更多卵巢早衰与更年期相关内容和资讯,欢迎添加微信申请入群!
参考文献: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