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BHRT更年期管理”
春天是“荷尔蒙躁动”的季节,但对于广大女性来说,还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疾病。
相关研究表明,春季罹患乳腺疾病的几率较其他季节高30%,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春季病灶生长速度也要快于其他季节,甚至已经摘除的肌瘤也容易在春天复发。
一、季节对雌激素的调控机制
近年研究表明,人体荷尔蒙水平存在季节性波动模式,其中雌激素(如雌二醇)的分泌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女性雌激素在冬末至春季(12月至次年3月)出现显著峰值,夏季可能伴随第二个次高峰。
1、光周期调节:春季日照时间延长,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调节垂体激素(如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进而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
2、生物节律反馈:垂体激素与外周腺体(如卵巢、甲状腺)之间存在季节性反馈回路。例如,甲状腺激素T3在冬季达到峰值,可能与春季雌激素上升协同调节代谢和生殖功能。
3、进化适应性:类似其他哺乳动物(如灵长类),人类的激素季节性波动可能是进化保留的适应性特征,确保生殖活动与资源丰富的季节同步。
二、雌激素波动对健康的影响
春季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引发以下生理和心理效应:
1、生殖与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春季雌激素波动可能刺激异位内膜组织生长,加剧疼痛和炎症反应。临床数据显示,部分患者在春季出现症状加重(如痛经、盆腔痛)。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患者常伴有雌激素水平异常。春季雌激素波动可能加重激素失衡,导致痤疮、多毛和月经不调等症状。研究发现,PCOS患者在春季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可能更为明显。
子宫肌瘤:雌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关键因素。春季雌激素水平上升可能刺激肌瘤体积增大,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春季出现肌瘤相关症状加重。
阴道炎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春季雌激素波动可能影响阴道微环境,改变pH值和菌群平衡,增加细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2、情绪与认知功能
雌激素通过调节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影响情绪。春季波动可能诱发焦虑、抑郁或情绪高涨,与“季节性情绪障碍”存在关联。
压力反应:研究表明,春季昼夜节律的变化可能加剧心理压力,尤其是对年轻女性而言。
3、皮肤与骨骼健康
雌激素升高可增强皮肤弹性与保湿能力,但波动期可能加速胶原流失,导致敏感肌问题。
长期雌激素不足(如更年期)会加剧骨质疏松风险,但春季的短暂峰值可能暂时缓解骨代谢压力。
4、免疫力的影响
春季雌激素水平上升可能增强先天免疫反应,降低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例如,研究发现女性在春季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强。
然而,雌激素波动期也可能导致免疫反应不稳定,增加某些感染(如真菌感染)的易感性。
1、自身免疫性疾病:雌激素波动可能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春季雌激素水平上升可能激活自身反应性T细胞,导致疾病复发或症状加重。
临床数据显示,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春季出现病情波动,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2、过敏反应: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雌激素波动可能通过调节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影响过敏反应强度。
研究发现,女性在春季花粉过敏症状较男性更为明显,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上升有关。
5、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
虽然春季雌激素水平升高,但部分女性可能会因雌激素波动加剧而出现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等症状。
三、健康管理建议
针对春季雌激素波动,女性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健康:
若出现月经紊乱、情绪异常或备孕困难,建议进行激素六项检测(包括雌二醇、孕酮、FSH等),结合季节因素解读结果。
2、调整生活方式
心理调适:通过冥想、正念练习或心理咨询管理情绪波动,避免长期压力加剧激素失衡。
3、更年期女性特别关注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骤降,春季波动可能放大潮热、失眠等症状。
需在专业的指导下评估荷尔蒙疗法的可行性,平衡疗效与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妇科肿瘤)。
小结
春季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均有显著影响。虽然这种波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健康管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相关不适,保持身心健康。了解雌激素波动的特点及其影响,有助于女性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进入荷尔蒙疗法与抗衰老交流群,或了解更多卵巢早衰与更年期相关内容和资讯,欢迎添加微信申请入群!
参考文献
1. N. V. Kuzmenko, V. A. Tsyrlin & M. G. Pliss.Seasonal Dynamics of Melatonin, Prolactin, Sex Hormones and Adrenal Hormones in Healthy People: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Volume 57, pages 451–472, (2021).
2. Åshild Bjørnerem,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of Estradio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and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in Women and Men.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91, Issue 10, 1 October 2006, Pages 3798–3802.
3. Tendler, A., et al. (2021) Hormone seasonality in medical records suggests circannual endocrine circui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doi.org/10.1073/pnas.2003926118.
4. Avichai Tendler,et al.Hormone seasonality in medical records suggests circannual endocrine circuits.PNAS,February 2, 2021118 (7) e2003926118.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