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中,由衰老引起的皮肤结构和功能变化比其他任何器官都更明显。雌激素对皮肤生理有显著影响,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皮脂腺细胞。重要的是,使用雌激素可以显著延缓皮肤老化。

皮肤生理学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解剖学上,皮肤主要由两层组成:表皮形成薄的外层,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构成;真皮层是构成皮肤主要部分的深层。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成。真皮结缔组织中的纤维主要包括两种纤维蛋白: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胶原纤维(主要是I型和III型)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平行于皮肤表面排列,负责皮肤的主要质量和抗拉强度。相反,弹性蛋白纤维排列成分布较薄的表皮下网络,为皮肤提供弹性。真皮结缔组织还含有神经纤维、感觉受体和糖胺聚糖(GAGs)。
雌激素对皮肤结构成分的影响
皮肤中胶原蛋白水平的下降在绝经后迅速发生,之后变得更加缓慢。大约30%的皮肤胶原蛋白在绝经后的前5年丢失,在20年期间,绝经后每年平均减少2.1%。
雌激素可以逆转这一趋势,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Savvas等人在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中,皮肤III型胶原的比例增加。然而,这种增加确实取决于治疗开始时的胶原蛋白含量。对于皮肤胶原蛋白含量较低的女性(i.e. 100 µg/mm2)雌激素最初具有治疗性作用,后来具有预防性价值,而对于那些胶原蛋白含量轻微损失的患者(i.e. 150 µg/mm2)在绝经早期,雌激素仅具有预防价值。在过早绝经的年轻女性中,已经观察到真皮弹性纤维的加速退行性变化,组织学研究表明,局部雌激素可以增加皮肤弹性纤维的数量和厚度。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最常见的的皮肤问题之一就是皮肤干燥。雌激素剥夺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而雌激素替代可能有利于恢复皮肤水分。利用1997年第一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中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队列研究收集的数据,Dunn等人评估了非避孕雌激素对皮肤老化的影响,如皮肤萎缩、干燥和皱纹。根据3875名绝经后女性的数据,他们得出结论,使用雌激素可以显著防止皮肤干燥。除了防止皮肤干燥,局部使用雌激素可以恢复皮肤水分。Schmidt等人注意到,在接受0.01%雌二醇和0.3%雌二醇外用治疗6个月后,绝经前后女性的皮肤水分增加。雌激素对皮肤含水量的积极影响可能与雌激素刺激的皮肤粘多糖和透明质酸水平的增加有关,这与皮肤水分含量的增加有关,并增加皮肤厚度,从而提高天然保湿因子。皮肤皮脂腺的活动受循环激素水平的调节;雌激素可以减少皮脂腺的大小和数量,以及皮脂的产生,而雄激素刺激分泌活动。临床研究已经表明,皮脂腺分泌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单独的雌激素替代具有皮脂抑制作用,但加用黄体酮会导致皮肤表面脂质显著增加。Callens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将服用雌二醇和孕酮的绝经后女性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激素治疗可使皮脂生成增加38%。Tip:皮脂腺通过分泌皮脂,维持皮肤的湿润和弹性,并在防御病原体和调节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表皮与真皮连接部逐渐趋于平坦,表皮、真皮厚度逐渐变薄。内在老化的影响,如荷尔蒙变化影响的胶原蛋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皮肤厚度发生变化。

年老后变薄的“纸样”皮肤
在绝经期间,皮肤厚度的下降速度加快,在绝经后最初15 ~ 18年,皮肤厚度每年下降1.13%。胶原蛋白、水和糖胺聚糖含量的降低均加速变薄。

皮肤弹性
在绝经后早期的女性中,皮肤弹性每年可下降1.5%,而女性则局部使用雌激素,使弹性纤维增厚,增加纤维数量,改善其在真皮乳头中的取向。
在皮埃尔德-弗朗奇蒙特及其同事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在没有激素替代疗法的情况下,面部皮肤的膨胀度每年增加1.1%,弹性每年下降1.5%。参与研究中接受激素替代疗法5年的女性在皮肤延展性和弹性方面的变化不大,这支持了早期的研究结果,即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减轻与年龄相关的拉伸特性变化,对与衰老有关的皮肤松弛有预防作用。皮肤皱纹也受到环境和激素因素的影响。它是由于弹性变性和结缔组织丢失导致的皮肤弹性下降。在监测了5年的绝经后早期女性中,皮肤弹性每年下降1.5%。一些观察性研究报告称,接受雌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比未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皱纹更少。在“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一项对全国概率队列的横断面分析中,研究人员在基线时年龄≥40岁的近4,000名绝经后女性中确定了雌激素对皱纹的影响。在所有女性中,针对年龄、体重指数和阳光照射进行校正后,雌激素用药者出现皱纹的概率显著较低(比值比,0.68,95%置信区间0.52 ~ 0.89),临床试验的结果尚无定论。头发的生长受到激素环境的影响。怀孕期间高水平的雌激素会促进头发的生长。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途径在雌激素的影响下调节卵泡的转变,毛囊的生命周期的长度延长,从而头发生长周期的生长期也延长了。随着产后雌激素水平直线下降,就会明显脱发。脱发与更年期的开始有关。一种特殊形式的脱发,额叶纤维化性脱发,是扁平性苔藓的一种变体,并与绝经后期有关。一些有关毛发图数据表明,雌激素可以减少休止期,延长头发周期的生长期。在一些国家,雌激素被用于治疗女性型脱发。Tips:毛发的生长周期主要与毛囊本身的生长周期有关,一般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及休止期。头发的生长周期较长,生长期一般为3年,退行期3周,休止期3个月,全部毛发中约80%处于生长期。如果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较高,可能会导致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功能加强,从而使皮肤表面出现色素沉着的情况,表现为长斑。例如黄褐斑是孕妇面部常见的色素沉着,常伴有其他区域的色素沉着增加,包括乳晕、白线和会阴皮肤,所有这些通常在分娩后消退。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也可导致面部色素沉着,含雌激素的软膏可产生男、女婴生殖器、乳晕和腹部白线的强烈色素沉着。这些临床观察表明,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增加其色素沉着水平来对雌激素作出反应。随着更年期的来临,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皮肤色素代谢紊乱,引起色素沉淀,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面部和颈部的色素沉着问题。雌激素样皮炎(激素性皮炎)的特征是经前乳头状泡疹、荨麻疹和瘙痒,并通过抗雌激素如他莫昔芬缓解。皮肤内皮肤试验已经证实了这些皮肤表现和雌激素之间的联系,并被认为是诊断性的。一项初步研究表明,在雌激素治疗后,皮肤的保水能力增加了。角质层的持水能力的改善,以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可能有助于预防激素性皮炎。与皮肤自然老化相关的标志之一是炎症的增加。由紫外线暴露引起的皮肤过早老化或光老化可诱导慢性低度炎症,炎症通过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和MMPs的表达而损害皮肤,导致有害变化。在正常皮肤中,细胞线粒体代谢产生活性氧(ROS)。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存在维持了正常水平的ROS稳态,并将细胞应激水平降至最低。紫外线暴露和炎症均可导致活性氧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增加DNA、蛋白质和脂质损伤,导致过早衰老。细胞膜和细胞器的脂膜被ROS过氧化之后,经溶酶体消化之后,形成脂褐素(lipofuscin),脂褐素的积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所以又被叫作“衰老色素”。脂褐素在细胞内堆积可影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脂褐素沉积在皮肤内,引起我们常见的“老年斑”。雌激素已被证明在许多细胞和组织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尽管其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的抗氧化特性是由于A环酚的存在,A环酚可以通过环酚-喹啉机制减弱Fenton反应产生的ROS。该研究小组进一步证明,在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独立于任何已知ER的酚类雌激素化合物可防止线粒体的氧化损伤。除了年龄和环境因素,更年期和随之而来的雌激素损失对皮肤有深远的影响。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治疗已多次被证明可以增加胶原蛋白的含量、皮肤厚度和弹性等,但雌激素的使用也被认为是乳腺癌和子宫癌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生物一致性荷尔蒙疗法以及植物雌激素等天然替代品可能为女性提供安全有效的选择,以提高荷尔蒙水平。此外,补充经过科学研究的草药,例如当归(Angelica sinensis)和甘草根,可以进一步促进女性荷尔蒙的健康代谢与改善皮肤状态。Susan Stevenson,Julie Thornton.Effect of estrogens on skin aging and the potential role of SERMs.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 2007:2(3) 283–297.
Schmidt JB, Binder M, Demschik G, et al. Treatment of skin aging with topical estrogens. Int J Dermatol 1996 Sep; 35 (9): 669-74.Dunn LB, Damesyn M, Moore AA, et al. Does estrogen prevent skin aging Results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 I). Arch Dermatol 1997 Mar; 133 (3): 339-42.Danforth DN, Veis A, Breen M, et al. The effect of pregnancy and labor on the human cervix: changes in collagen, glycoproteins, and glycosaminoglycans.Am J Obstet Gynecol 1974; 120 (5): 641-51.Grosman N, Hvidberg E, Schou J. The effect of oestrogenic treatment on the acid mucopolysaccharide pattern in skin of mice. Acta Pharmacol Toxicol 1971; 30(5): 458-64.M.P. Brincat, Y. Muscat Baron and R. Galea.Estrogens and the skin.CLIMACTERIC 2005;8:110–123.Nicholas J,et al.Skin Aging and Menopause.Am J Clin Dermatol 2003; 4 (6): 371-378.M. Julie Thornton.Estrogens and aging skin.Dermato-Endocrinology 2013;5:2, 264–270.
Ulf T Brunk, Alexei Terman. Lipofuscin: mechanisms of age-related accumulation and influence on cell function.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Volume 33, Issue 5, 1 September 2002, Pages 611-619.丁克详. 皮肤老年斑(脂褐素)的生物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第八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4).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